35場比賽,12場得分為0,昔日東部第一控衛,如今也要淡出NBA了
當提到39歲還在NBA馳騁時的球星時,很多人只會想到詹姆斯,凱爾洛瑞的名字恐怕早已經無人會記起。從火箭時期的小鋼炮,到幫助猛龍奪冠的奇兵,如今39歲的洛瑞漸漸開始漸漸淡出聯盟。數據顯示,24-25賽季的35場比賽里,洛瑞有12場得分掛零,投籃命中率跌至35.1%,三分命中率僅33.7%,他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凈負4.6分時,即便76人仍為其開出一份底薪合同,但所有人都清楚:那個曾掌控東部賽場的“小鋼炮”,真的老了。如今的他,早已不是能靠一己之力盤活球隊的控衛大師,連合格的爭冠拼圖都算不上。不過,洛瑞的NBA生涯,早已寫滿了韌性、榮耀與傳奇,足以讓每一位球迷銘記。
洛瑞的故事,始于費城治安最差的社區。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,母親瑪麗-豪萊薇為了讓他遠離街頭暴力,幾乎把他“拴”在身邊。童年的洛瑞沒有朋友,很少外出玩耍,唯一的陪伴就是一顆籃球。入學時,老師讓孩子們填寫“興趣愛好”,其他孩子寫滿了游戲、繪畫,只有洛瑞一筆一劃地寫下“basketball”——對他而言,籃球不是愛好,是救贖,是能讓他逃離困境的唯一通道。
為了這份“救贖”,洛瑞能一整天不吃東西,泡在學校的籃球場上反復打磨動作。他沒有頂尖的身體天賦,身高1.83米在控衛里不算出眾,彈跳、速度也絕非聯盟頂級,但這份近乎偏執的熱愛與努力,讓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,最終敲開了維拉諾瓦大學的大門。大二那年,他成為球隊主控,用精準的傳球和強硬的防守帶領球隊前進;大三結束后,洛瑞毅然宣布參加NBA選秀,2006年,他在首輪第24順位被孟菲斯灰熊隊選中——盡管只是首輪末尾,但對那個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少年來說,這已經是夢想照進現實的第一步。
首輪末尾的順位,注定了洛瑞在球隊里難獲重視。灰熊時期,他充其量只是個邊緣輪換,可骨子里的好勝心,讓他不愿接受這樣的定位?!拔夷茏龅阶詈?,首發1號位就該是我的?!甭迦鸩恢挂淮卧谟柧氈羞@樣告訴自己。機會似乎在第二個賽季降臨:灰熊后衛線洗牌,阿特金斯、達蒙-斯塔德邁爾等人離隊,洛瑞與新秀康利成為首發控衛的熱門候選人。訓練對抗中,身體更強硬、突破更犀利的洛瑞總能占據上風,可到了賽場,教練依舊把首發位置給了康利——即便康利撞上新秀墻,球隊也對其充滿信任。這份“不公”徹底點燃了洛瑞的怒火,他與管理層爆發激烈沖突,最終被交易到休斯頓火箭。
彼時的洛瑞,身上已經貼上了“刺頭”的標簽——聯盟里很多人覺得他“脾氣差、不服管”,卻沒人看到標簽背后的真相:他不是無理取鬧,只是太想贏,太想證明自己。就像后來的吉米-巴特勒,他們的強硬、自信,在不理解的人眼里是“刺頭”,可在真正懂球的人看來,那是對勝利最純粹的渴望。
火箭時期,洛瑞終于等到了證明自己的機會。2008-2009賽季,阿隆-布魯克斯受傷,洛瑞臨危受命成為首發控衛。他沒有辜負信任,交出了場均13.5分4.1籃板6.7助攻的亮眼數據——在那個數據尚未井噴的年代,全聯盟能做到“場均至少13分6助攻”的球員只有9人,洛瑞用實力證明,自己配得上首發位置。
可命運又一次和他開了玩笑。當洛瑞以為能在火箭大展拳腳時,納什的弟子戈蘭-德拉季奇加盟球隊。德拉季奇的飄逸打法與洛瑞的強硬風格截然不同,很快就蠶食了他的出場時間和球權。尤其是賽季收官階段,德拉季奇連續交出“場均20分7助攻”的表現,洛瑞的出場時間被壓縮到只有十幾分鐘——對心高氣傲的洛瑞來說,這不是競爭,是“侮辱”。
“我不想當替補,我要成為球隊的核心?!睅е@樣的執念,洛瑞在2012年再次被交易。這一次,他的目的地是多倫多猛龍——一座當時被視為“NBA邊緣地帶”、很少有球星愿意前往的城市。可誰也沒料到,這里會成為他生涯的“巔峰起點”。
加盟猛龍后,洛瑞終于如愿成為球隊主控。他用強硬的球風、精準的傳球和關鍵時刻的大心臟,迅速征服了多倫多的球迷。第二個賽季,他就帶領猛龍打進季后賽;此后幾年,他與德羅贊組成“垃圾兄弟”組合,讓猛龍逐漸成為東部不可忽視的勁旅——他們連續多年打進季后賽,多次躋身東部半決賽、決賽,洛瑞也一步步走向生涯巔峰。
2015-2016賽季,是洛瑞的“封神之年”:他首次入選全明星,還登上MVP榜單位列第10位;防守端,他的拼搶與預判讓他在DPOY評選中排名第13;最終,他入選最佳陣容第三陣,成為當季東部僅有的4位入選最佳陣容的球星之一。彼時的洛瑞,被球迷稱為“東部第一控衛”——他能在進攻端串聯全隊,能在防守端限制對手核心,能在關鍵時刻命中絕殺,成為了猛龍的“靈魂人物”。
但洛瑞的終極夢想,始終是總冠軍。2018-2019賽季,猛龍管理層決定“孤注一擲”,送走隊魂德羅贊,換來科懷-倫納德。這筆交易讓洛瑞承受了巨大壓力,可他選擇用行動回應:常規賽,他甘當綠葉,為倫納德創造機會;季后賽,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。
總決賽G6,決定總冠軍歸屬的一戰,洛瑞開場就爆發——兩分鐘內連得11分,為猛龍奠定領先基調;末節關鍵時刻,面對庫里的防守,他強打得分,穩住球隊優勢。全場比賽,他砍下隊內最高的26分,外加7籃板10助攻3搶斷,用一份準三雙數據,幫助猛龍隊史首次奪得NBA總冠軍。當終場哨響,洛瑞跪地怒吼的畫面,成為了無數球迷的記憶。那一刻,所有的汗水、委屈、質疑都煙消云散——那個曾被貼上“刺頭”標簽的少年,終于站在了NBA的最高領獎臺上。自此,再也沒人稱呼他為“刺頭”,所有人都認可:洛瑞是個純粹的贏家。
如今,39歲的洛瑞早已不復當年之勇。上賽季在76人,他因傷只打了35場,場均僅得3.9分2.7助攻,其中12場得分掛零,這樣的表現無疑讓球迷心疼又無奈。可即便如此,76人還是以一年360萬美元的底薪續約了他——不是因為他的競技狀態,而是因為他在更衣室的領導力,以及關鍵時刻的戰術決策能力,這些都是年輕球隊最需要的“財富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洛瑞也開始為自己退出聯盟做了準備,今年夏季,亞馬遜旗下體育媒體NBAOnPrime宣布,洛瑞以“比賽分析師”身份加盟解說團隊。這位39歲的老將,成為了聯盟首位“現役球員+媒體解說”雙職的球星——他一邊延續著自己的第20個NBA賽季,一邊為退役后的生活鋪路。當他在演播室里與凱文?哈蘭、大范甘迪、韋德等名宿一起分析比賽時,眼神里依舊有對籃球的熱愛,只是少了幾分賽場上的鋒芒。
雖然洛瑞曾不止一次說過:“如果退役,我想以猛龍球員的身份離開,回到多倫多,回到我巔峰開始的地方。”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這個愿望或許難以實現——他與76人還有合同在身,而猛龍早已進入重建,很難再為他提供一個“體面退役”的位置。但這又何妨?對洛瑞而言,多倫多的球迷早已把他當成“隊史傳奇”,即便不能以猛龍球員身份退役,他在那里的輝煌,也永遠不會被遺忘。20年NBA生涯、1次總冠軍、6次全明星、1次最佳陣容,以及從貧民窟到總冠軍的逆襲經歷,是洛瑞留給NBA的不滅印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