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體人:2013年CBA每年營收約10億17年后23億管辦分離效果斐然
直播吧
籃球資訊9月24日宣 今天,媒體人付政浩在社媒上談到了CBA聯賽這些年的發展。
付政浩微博原文如下:
2013年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,時任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做交流發言時曾提及,CBA的運營資金中,30%由CBA無形資產和集中俱樂部優質資源整體銷售獲得,60%資金由俱樂部自籌。CBA在2013年擴軍后共有18支球隊,大信主任的發言披露CBA俱樂部每年總投入約6億元左右,那意味著當時CBA聯賽每年的總營收大約在10億元左右,通過集中招商每年能募到3億元左右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2年中國籃協決定和盈方中國執行7+5選項的后五年(2012-2017年)合作時,約定盈方在這5年中每年最少要繳納3.36億的授權費。這3.36億元中,中國籃協首先要繳納約9%的流轉稅(含文化稅),約3000萬。中國籃協以3.36億為基數,留取2.5%的女籃發展專項基金、2.5%的俱樂部青少年籃球發展專項基金和3.63%的CBA風險儲備金,約為2900萬元。這三部分的專項基金屬于專款專用。剩余的錢給CBA各隊進行分紅。
2017年管辦分離后的CBA公司每年營收在10億元左右。刨除CBA公司給俱樂部的分紅,20家俱樂部的每年的整體營收估算也有13億元左右。20家俱樂部自有的營收構成為:冠名商為代表的贊助收入、主場門票收入、所在地體育局的獎補、衍生品開發(忽略不計),剩余資金缺口就需要投資人補足差額。這意味著,CBA聯賽每年的總營收盤子應已超過23億。而且CBA公司每年還能給籃協繳納10%的營收作為授權費。和2013年時的情況相比,CBA管辦分離效果斐然,這條路是對的。